虚实“一口价”精彩文章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50 点击次数:199
别克、现代、日产、林肯,现在汽车圈子流行玩“一口价”,说是简单透明,童叟无欺,可实际情况嘛,就像卖家秀和买家秀,差距有点大。
2月28号,别克在新能源车上搞了个“一口价”,君威起步价才10.69万,一下子火了。
其他车企一看,呦呵,这招不错啊,立马跟风,现代索纳塔11.98万,日产轩逸经典版更狠,直接6.98万,好家伙,不知道的还以为超市大甩卖呢。
连林肯这种高端品牌也来凑热闹,冒险家和林肯Z,18.88万起。
这阵势,不知道的还以为车企都变成活雷锋了。
可这便宜,哪有那么好占?
你去4S店一问,嘿,这“一口价”的车,没现车!
想提?
加钱!
加几千上万,买中配高配,立马就能开走。
这是“一口价”还是“随意价”?
合着就拿低价当诱饵,钓你上钩呢。
有人说了,这就像请君入瓮,先用低价把你骗进来,再慢慢跟你谈条件。
你要是经不住诱惑,那就乖乖掏钱吧。
有些4S店更绝,直接把“一口价”当幌子,主推其他车型,你问“一口价”的车,他就说没货,然后开始推销其他更贵的车。
这哪里是卖车,分明是玩心理战。
还有贷款,这也是个坑。
“一口价”的车,往往要你“满额贷款”,意思就是,车价多少,你就贷多少。
比如一辆指导价44万的车,落地价33万,“一口价”之后,你得贷30万,贷个三年。
三年利息,你算算多少钱?
比优惠的钱都多!
销售会告诉你,可以提前还款,一年之后就能还。
可问题是,银行也不是傻子,人家玩“先息后本”,你第一年还的钱,大部分都是利息!
你以为还了一年,本金还剩不少,其实可能就还了一点点。
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,你慢慢还,感觉不出来,等反应过来,利息都够买半辆车了。
所以说,这“一口价”啊,里面的水可深着呢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“一口价”都是套路。
像别克君威那10.69万,其实跟之前的最低价差不多,算是比较实在的。
有些品牌,确实是想把优惠公开透明化,省得消费者跑来跑去比价,也避免了4S店之间互相压价,搞得乌烟瘴气。
可问题是,现在信息这么发达,消费者也学精了。
你去网上查查,就知道这“一口价”到底是不是真优惠。
比如日产轩逸经典版那6.98万,之前网上报价就比这低。
还有丰田的威兰达和锋兰达,“一口价”比去年优惠价还高。
这就像商家搞促销,先涨价再打折,看起来是优惠了,实际上比原价还贵。
所以说,买车不能光看价格,还得看配置、看服务、看贷款条件,多方面考虑。
有人说,奔驰去年C级车卖得便宜,是因为想多卖迈巴赫。
迈巴赫加价厉害,卖一辆能赚不少,所以就用C级车走量,弥补损失。
今年迈巴赫不加价了,C级车优惠也就少了。
这就像田忌赛马,用下等马去拼上等马,总得找个地方把损失补回来。
所以说,这车市里的弯弯绕绕多着呢,消费者得擦亮眼睛,别被“一口价”这三个字迷了眼。
多对比,多了解,别被销售牵着鼻子走。
买车是大事,得慎重,别贪小便宜吃大亏。
还有二手车,那水更深。
“一口价”的二手车,你得先了解新车价格,别以为便宜了几万块就赚了。
说不定新车现在也降价了,你买的二手车,比新车还贵!
这就好比买古董,不懂行的人,很容易被骗。
你得先了解市场行情,知道什么东西值钱,什么东西不值钱,才能避免上当受骗。
总之,买车这事儿,不能冲动,得慢慢看,仔细挑。
别被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迷了眼,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。
买的没有卖的精。

